為配合防疫政策,室內外運動應全程配戴口罩,但北市聯合醫院醫師陳昶宇質疑,3月都準備要開放國外商務客了,到底為什麼國內運動還要戴口罩?另外,近期又傳出有防疫旅館群聚感染,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指出,防疫旅館關太久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大量交叉感染。

陳昶宇指出,本土個案傳播鏈幾乎都是家戶職場跟聚餐傳染,過去台灣也從沒見過因為運動造成感染,其他時間口罩戴沒問題,但運動時口罩一下就濕掉,防護力也相當有限,還要死戴著口罩真的很蠢。

貼文一出後也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認為運動不應該戴口罩,有網友指出,光跑步要戴口罩就很蠢,每次跑有氧,偷偷把口罩拿下來,都會被巡場教練盯;陳昶宇也質疑,中央應先開放運動不用戴口罩,如之後有因為運動傳染的案例再說,像是室內聚餐都是傳播鏈,也沒因此就禁內用。

另外,姜冠宇也針對台灣防疫政策需要調整,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香港值得台灣借鏡,那就是防疫旅館關太久「適得其反」,造成大量交叉感染,這個其實也是類似過去和平醫院SARS封院、只進不出的錯誤。

他指出,隔離分流的措施和疫調是極為古典的做法,現在觀念和操作其實要更細緻和跨專業,更要注重所有安全流程,像是換氣率、建築正負壓環境設計、門房開關情境、清消標準、縫隙檢驗都是重點。

姜冠宇直言,台灣有些民國後的建築,其實比日劇時代之後的還要差,通風管線無法各自拉獨立,對業主相對省錢,但是不利於長久邊境防疫,成為隱憂,如果有些防疫旅館感染情境無法改善,反而縮短檢疫天數,也是幫了大家很大的忙。

他表示,任何傳染病,重症率不高,但感染母數一多,都可以讓分子總數變得可觀,所以新冠共存要很謹慎,台灣依靠邊境防疫,是屬於「溫室的花朵」,台灣單純靠疫苗建立免疫力,就會像「白紙」,自然開放的速度就會比別人慢。

姜冠宇強調,其他國家開放得快,是因為境內很嚴重、勇敢開了也沒差,而「清零」、「共存」做這個也很沒意義,而是防疫到什麼階段,合理判斷開放的程度。

#新冠肺炎 #台灣 #運動 #防疫旅館 #後疫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