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國漁船屢屢傳出人權爭議,因而我國遠洋漁獲在去年遭美國列入「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行政院近日公布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提及漁工薪資將提升100美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調整過後估計每年遠洋業者要多負擔7億元至8億元。
據統計,台籍遠洋漁船及權宜船(台人投資非我國籍漁船)約有1300多艘,但近年卻傳出多起涉及強迫勞動,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嚴重違反的「2隻手數得出來」。
而原本遠洋漁工最低薪資為450美金(約台幣1萬3500元)薪資,預計從今年7月後調整至550美金(約台幣1萬6500元),張致盛說,相較日韓的漁工薪資仍較低,但已比中國大陸來的高。
「人權保障為漁業的核心價值」,台灣區鮪魚公會理事長林毓志表示,目前台灣人願意上漁船工作的人數少,未來希望從東南亞等地培養輪機長、大副等職位,期待提高船員素質、減少衝突,漁業與人權相依相輔,也要與國際接軌。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我國花了4年才把歐盟的IUU(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黃牌拿掉,當年的嚴格執法也間接影響到2018年的選舉,但如果拿不掉黃牌漁獲輸歐恐受大幅影響,希望面臨人權議題時也要一樣克服。
陳吉仲說,目前漁工分成受勞基法保障的境內聘僱漁工、月領2萬5250元,境外聘僱的則為漁業署管理目前薪資為450美金,計畫中提及將提升至550美金,估計業者要多負擔7億至8億元台幣,如果業者需要幫忙,政府也能提供對應的方案協助,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從美國的漁業強迫勞動清單拿掉。
至於未來薪資調整制,張致盛說,未來可能比照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模式或是用小組的方式審議,但會找業者、移工代表中加入一起討論,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布辦法,明年上路實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