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已是常態,一場雨就可能造成嚴重危害。新北市推動海綿城市,宣示未來4年,透過出流管制、透保水容積獎勵、抽水站預抽,另還有利用廢棄人行地下道與新建抽水站等方式,在2026年前將滯洪量從目前250萬噸增加至350萬噸,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2日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呈現4年來「安全、清淨、滲透、育樂、生態到文化」的六水策略,全力改善積淹水點、智慧防汛平台、打造海綿城市、破除三面光營造生態空間、達成汙水4年25萬戶接管與智慧科技維護管理等成果。

宋德仁說,新北市4年內已改善沉痾積淹水點共15區53處,在防汛機制由過去被動通知改變為主動發現的智慧防汛平台,有效縮短應變時間達1到2小時以上,再搭配抽水站預抽增加56萬噸的動態滯洪空間,大大減低都市淹水的風險。

而今年汐止南陽街發生積水情形,因該涵洞位處低窪,如道路積水,水利局和公所將依既有機制封閉涵洞管制交通,以確保豪大雨期間道路使用安全。

為增加新北海綿城市滯洪量,水利局將持續推動逕流分擔,廢棄地下道改建滯洪池,及建案施作超額保水,將提供額外容積獎勵,將都市總滯洪量體提升至350萬噸,降低氣候變遷短延時強降雨所帶來的威脅。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大漢溪、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等,水環境治理是重中之重,新北近年除汙水下水道、河濱公園升級,還有高灘地改造,把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海綿城市 #4年 #滯洪 #新北市 #侯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