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一直流傳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易致癌,但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微波爐的輻射量其實很少,並不容易致癌,反而有其他5大風險必須小心,包含營養素流失、隔夜菜變質、加熱時間過長、塑化劑,以及放入會導致爆炸的危險物品、食品等。
高敏敏在臉書粉專指出,許多人都聽過少吃微波食品或是用微波爐加熱食物要離遠一點,以免輻射造成身體致癌,但事實上微波爐的輻射量非常低,純粹在釋放熱能,並不會殘留在食物內,因此不管使用微波爐的次數多寡、人和微波爐之間的距離,都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高敏敏表示,比起輻射更應該注意微波食品當中的鈉含量,以及使用微波爐的5大風險。
●重複加熱容易使營養流失
重複加熱除了會滋生細菌,還會造成營養流失,因此建議加熱以一次為限。
●隔夜菜易變質
吃過的食物勿放隔夜,以免口水造成食物污染,建議如果要保存,在用餐之前就要先把食物分裝好再吃。
●微波時間過長
食物復熱時一定要完全加熱,因為加熱超過70°C,較能有效殺菌;但過長的微波時間會使食物變成硬塊,過短又無法讓食物熟透,建議多加注意微波時間。
●塑化劑
微波前建議先拆除各種塑膠製品,比如保鮮膜,以免誤食塑化劑;不過,便利商店的塑膠包裝比較特別,通常都是無安全疑慮的,可以直接微波。
●4物品微波恐爆炸
包含密封食物,如未拆封的食物或是保鮮膜等;金屬容器,如鐵製便當盒或金屬餐具;有皮食物,如葡萄等有皮水果;有殼食物,如帶殼雞蛋或一整顆煮好的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