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九合一大選投票剩下11天,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卯足全力為自家候選人助選,更一再主打抗中牌,然而這次選民對抗中保台反應冷淡,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指出,這是由於三個原因所致。
袁鶴齡告訴港媒《中評社》,選民多數對抗中保台無感,第一個原因是「兩岸議題難影響地方選舉」,畢竟統獨和國際議題離地方選舉太遠,大部分選民還是比較關注民生、城市發展與經濟等議題。
其次是「欠缺外部因素」,袁鶴齡提到綠營若要操作抗中議題,通常會選在大陸發生一些爭議時進行,如2019年的反送中等,以達到推波助瀾效果,而這次選舉兩岸局勢雖然緊張,但某種層面而言已成新常態、台灣人除對「芒果乾」不買單,且多數人還會對綠營宣傳要抗中保台,兩岸情勢卻日益嚴峻感到反感。
第三點則是「綠營本身雙重標準、說服力不足」,袁鶴齡以近期高端被爆出委託陸資背景的公司執行二期臨床試驗、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被踢爆曾去大陸經商為例,認為這種雙重標準的行為,選民看在眼裡,自然心中會有一把尺。
最後,袁鶴齡指出,若觀察近期民進黨要角發表抗中保台相關言論的貼文,網友們的留言評論多以嘲諷居多,同時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狀況下,「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反而更深植人心,因此他言,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神主牌,已沒那麼強而有力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