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歷程,也是激發藝術家創作的題材,易製作藝術總監吳易珊,在邁入50歲之際,重新思考人生,並重製舞作《解穢酒》。(易製作提供)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歷程,也是激發藝術家創作的題材,易製作藝術總監吳易珊,在邁入50歲之際,重新思考人生,並重製舞作《解穢酒》。(易製作提供)
《解穢酒》主要編創除了吳易珊,還有舞蹈家張曉雄和劇場人韋以丞。(易製作提供)
《解穢酒》主要編創除了吳易珊,還有舞蹈家張曉雄和劇場人韋以丞。(易製作提供)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歷程,也是激發藝術家創作的題材,易製作藝術總監吳易珊,在邁入50歲之際,重新思考人生,並重製舞作《解穢酒》,她表示,4年前開始,有段時間經常參加告別式,面對失去,不免感傷,「這觸發我思考,人生的輕重究竟是什麼?我想透過舞作梳理自己的感受。」

「解穢酒」典故是取自廣東傳統習俗,指在葬禮過後,家屬擺設宴席招待親友,作為答謝,也是讓眾人藉由相聚談天,可化解憂傷或消除污穢,吳易珊表示,「原本是希望透過舞作談論死亡,但最終發現,死後的世界無人知曉,重點還是留下來的人,如何處理自己的狀態和心情。」吳易珊表示,每個人都有面對離去之人的時刻,「要如何繼續好好活著,如何梳理彼此的關係,成為一大功課。」

吳易珊是北藝大舞蹈系主任,曾任職任雲門舞集、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者,2000年及2009年獲「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年獎」,2003年與2006年列入「香港傑出舞蹈藝術家名錄」,2003年獲香港賽馬會全額獎學金赴倫敦當代舞蹈學校,參與英國隨機現代舞團、阿喀朗舞團等演出。

《解穢酒》主要編創除了吳易珊,還有舞蹈家張曉雄和劇場人韋以丞,吳易珊表示,張曉雄的人生經歷豐富,出生於柬埔寨,因為戰亂,輾轉到中國大陸成長,以及曾到澳洲發展,有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曉雄老師在舞作裡處理他充滿磨難的人生,還有和家人的關係。」

而創作時韋以丞也正好面對家人的離開,吳易珊表示,「他在創作裡舉辦了告別式,以一種很喜劇的方式,訴說人性不可抵抗的無奈。」

而吳易珊則在舞作裡埋藏許多對她而言重要之人,並透過死亡思考人與人的關係,「這已經不是只有我自己的故事,而是我感受到我這年紀,有一個時代正在消失和結束。而我們要學會面對割捨不掉的情感和思念,以及回望曾經的年輕和愛戀。」

特別的是,舞者組成從20歲到60歲,不同世代的身體表達,陳述對生死的理解和感悟,新生代舞者張琪武與陳湘文,以及雲門2創始團員許嘉卿都將參與演出和共創。

吳易珊表示,這部舞作經過4年沉澱,也經歷了疫情,令她對人世變化又更有感觸。這次除了舞作呈現,也另外拍攝了舞蹈影像版本,由劉志晨擔任導演,提供觀眾不一樣的解讀觀點。演出將於12月2日至4日,在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登場。

#導演 #時代 #思念 #情感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