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引頸期盼下,NCC今日通過兩大電信合併案,也讓爭議的超頻爭議定調,這其中最悶的莫過於台灣大哥大,先是看著亞太電信與遠傳結盟,如今已經談成婚事的台灣之星,卻面臨合併後要繳回頻譜的但書,併不併都掙扎,而「大董(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的一念間,卻可能讓台灣電信業有不一樣的局面。

細數台灣電信史,從2G開台以後,先是和信合併東榮,原本和信還要吃泛亞,卻被台灣大哥大攔胡,台灣大先後合併南區泛亞、中區東信,之後遠傳合併和信,開啟「電信三雄」時代,之後即便有新業者加入,但都沒能如願壯大,如今即將進入「準三雄時代」,卻因台台併面臨破局,有了第四家業者生存空間。

台灣大哥大前年閃電合併台灣之星,可能有點「不得不為」,因當時的遠傳已與亞太共頻共網,甚至談到入股,台灣大說真的也只剩台灣之星能買,若不先把婚事定了,到最後可能面臨台星自抬身價,這絕對是精打細算的蔡明忠所不樂見的。

台灣大當時也知道有超頻問題,也努力過,未料NCC與數位部最後仍採違規認定,多出的頻寬終需繳回。這下尷尬了,一是台灣大必須思考,繳回頻譜後的台星,到底還值不值得先前出價,二是如果不併,有沒有辦法承受當永遠的「電信老三」?

這兩個問題是拉鋸的。對台灣大來說,若頻譜確定得繳回,在頻譜優勢上就不可能超越中華電信,能拿到的就是台星的用戶數而已,這以台灣大現階段頻譜就夠,同樣要花併購的錢,拿來打補貼戰利誘台星用戶轉「台」,搞不好還來得省錢。

算盤撥一撥,台灣大當然可以選擇毀婚,毀婚顧了裡子、不需要付出高額聘金,唯一的缺點就是「面子沒了」,台灣大與新遠傳、中華電差距拉開,要追也不容易,這等同讓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上任時說的「電信雙雄」應驗,絕對是奇恥大辱。

有沒有可能王子復仇?當然也可能。如果台灣大不併台星,電信市場將走入「二大、一中、一小」的新局面,不過電信業是燒錢的投資,如今收益不若過往,就算台星因此繼續玩下去,也沒有把握能永續經營,到最後可能還是得賣,而且更便宜。

唯一的不可測是,當遠傳合併亞太後,亞太中低資費的用戶,可能轉移至台星,騰出了第四家業者生存的空間,況且台灣之星本來就有5G頻譜,跟亞太不一樣,過往兩家小型業者爭搶中低資費用戶,如今「一家全拿」,有了300-400萬基本客源的台灣之星或許就能活下來、就不必賣,進而讓台灣大撿便宜的美夢破滅。

換言之,當NCC做出附條件決議,「遠亞併」基本上沒啥問題,但「台台併」卻充滿許多不可知的變數。若是大膽假設,站在主管機關的立場,未必希望台台併,因這可能導致電信三雄的寡占局面,影響消費者權益,留下台灣之星「沒什麼不好」。

球如今回到台灣大手上,上周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有個妙喻,「這就像兩人18歲時約好以後要結婚,結果到了28歲,人生狀況都不一樣了」,不過這不代表婚不能結,婚結了也有可能同床異夢、也有可能幸福美滿,就看蔡明忠怎麼想了。

#台灣大 #電信 #台台併 #台灣之星 #頻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