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十年:賽道上的贏家」為題在臉書發文回顧台灣經濟奮起的十年,這當中帶動台股跳躍的核心源自台積電,市值大幅成長434%,反觀台塑、鴻海、國泰人壽的霖園集團成長相對落後,這3大集團的市值到2018年就到頂了。
「過去在馬政府時期,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每年淨利平均在1.3兆上下,2016年到1.88兆,17及18年都是2.19兆,2019年1.99兆,2020年2.46兆,21年4.298兆,去年3.98兆,這是台灣企業獲利大躍升的軌跡。」謝金河表示,台股過去十年,遇到萬點是難以踰越的大關,這次跑到18619點,這是有基本面當後盾的彈升。
謝金河提到,帶動台股跳躍的核心源自台積電,這十年台積電市值成長434%,昨天台積電召開法說會,第一季淨利2069.9億,每股盈餘7.98元,台積電也預告第二季仍有低潮,不過台積電Adr仍上漲2.06美元,神山角色屹立不搖,其他包括半導體產業中的聯發科,聯電也跟著豐收。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這十年中,大的企業集團像是台塑、鴻海,國泰人壽的霖園集團成長相對落後,這些集團的市值到2018年就到頂了,台塑比2018年少約6000億,鴻海少500億左右,如果這五年投資人買這些公司的股票,賺錢的機會很有限。
謝金河認為,對照霖園集團,富邦集團顯得比較進取;其他傳統產業中,則包括華新、永豐餘集團、和泰汽車,及大成鋼都很出色,謝榮坤領軍的大成鋼市值增加10倍之多,長榮、萬海等也賺到貨櫃航運的機會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