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16日股東會中,針對中鋼碳中和進度與未來碳費和碳稅對中鋼的衝擊,引起法人股東玉山銀行和小股東的高度關切。對此,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未來碳費和碳稅的徵收,對中鋼的衝擊相當大,尤其如果將冶金煤也列入徵收項目,中鋼的毛利可能出現負數,勢必嚴重影響中鋼的競爭力,因此已反映給政府,目前環保署正審慎評估之中。
中鋼企業工會理事長陳春生16日罕見站上發言台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年初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環保署將可徵收碳費,預計8月會有關草案出爐,若通過對中鋼的衝擊肯定相當大,建議中鋼要有提前的因應辦法。
翁朝棟回答,今年5月1日勞工節,他與中鋼總經理王錫欽、執行副總黃建智、企業工會理事長陳春生與行政院、環保署針對碳費競爭力問題,進行討論。
翁朝棟表示,環保署一直認為有排碳就要繳碳費,但中鋼提出,用於發電的原料煤與煉鋼用的冶金煤在國際上認知不同,並廣泛蒐集歐、美、日、韓、中等先進鋼廠後得知,冶金煤幾乎都可豁免,只有沒有鋼廠的新加坡、智利、南非等三個國家沒有被豁免,為此,中鋼向環保署提出資料後,行政院、環保署、經濟部也正在審查討論中。
翁朝棟說,如果繳交碳費對中鋼衝擊相當大,要是可以排除冶金煤,中鋼還是有燒氣、天然氣等燃料要課徵碳費,預估若碳費每公噸訂在新台幣100元,中鋼一年要繳交2.9億元碳費,若訂在300元,需繳8.7億元,但如果把冶金煤也納入課徵項目,則中鋼毛利恐會出現負數,勢必影響中鋼競爭力,且將牽涉到與中鋼有鋼鐵業務往來的所有子公司、孫公司。因此,這項碳稅的徵收,不只影響中鋼而已,也將影響台灣鋼鐵業。
王錫欽補充,以世界鋼鐵協會資料估算,64家鋼廠中,中鋼目前的碳排量排名約排20幾名,算是「前段班」。中鋼在鋼材碳排放強度上,將先力求「先低碳再零碳」,並朝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邁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