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分論壇之一的「兩岸新媒體創享論壇」近日在福建廈門舉行,會上安排兩岸版本《清明上河圖》的合展,也是今日頭條「雙清匯流」的一部分。此外,兩岸從事新媒體的工作者也出席論壇,分享經驗。
據今日頭條台灣官方帳號報導,得意典藏董事長李翰瑩於會上表示,她33歲開始投入故宮的數位出版與典藏。此次,她協助促成了收藏於台北故宮的清院版本《清明上河圖》(高仿影印件)以及北京故宮收藏的北宋張擇端版本《清明上河圖》(原寸複製版)合體。
李翰瑩介紹,在清院版《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到「福」字,福是華人的象徵,看到福字,就知道是到家了。她認為,如果原作者張擇端先生看到兩部作品合體會非常開心。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十大名畫之一,北宋張擇端的版本以傳統中國畫技法詳實描繪北宋都城汴京風華,是中國古代風俗畫的巔峰,海內外聲名卓著;清院本則由雍正親自策劃,5位宮廷畫家合力,至乾隆年間完成,脫胎宋版,又糅合西洋畫法,描繪明清城市的勃勃生機。
海協會副會長馬曉光在致辭中表示,海峽論壇有民間性、廣泛性,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網路、數位科技,改變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傳承中華文化插上了翅膀。受益於大陸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兩岸民眾可以更便捷地看到彼此的生活。
國台辦前新聞發言人、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副院長安峰山表示,網路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契機和可能。
《中國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王丰表示,人生與歌曲、影像不可分割。歌曲可以促進國家的興盛與富強。文化、影音、歌曲是兩岸重要的紐帶。
來自台灣、2020年到大陸發展的武打演員陳竹音表示,眼見大陸平台流量經濟的強大,這兩年她在大陸平台開設帳號,積累50萬粉絲。她也表示,自己希望成為影視工作者,而不只是展示「背影」的武打演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