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17年4月28日起實施當沖減稅,稅率減半至千分之1.5,原本期限為一年;2018到期後延長三年至2021年,2021年再度延期三年至2024年底。2021年時,券商和金管會原本都希望可延長五年,財政部則傾向兩至三年,最後結論為三年。
當沖降稅措施2024年底即將落日,如果要再延長,必須修證交稅條例。券商日前已再度喊話爭取,希望當沖降稅可「常態化」,也把該建議提交金融總會,列入今年的金融建言白皮書。
依莊翠雲接受媒體專訪的內容,對當沖降稅常態化她表示,當初實施當沖稅降稅是為了活絡股市成交量能,因此是以「有期限」的方式實施,根據財政紀律法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租稅優惠要有期限,不能過於浮濫。
依媒體報導,莊翠雲指出,為了避免造成有害的租稅慣例,常態化恐將背離原本實施相關政策的主要目的。
莊翠雲表示,目前台股成交量能比當沖降稅實施前明顯提升,每日平均成交量甚至可達3,000億元以上;租稅調降屬於工具性質,當降稅達到當初期望的效果,是否還要常態化,就必須審慎考量。
但莊翠雲也強調,距離2024年底屆期還有一年以上,這段期間影響股市的因素及國際政經情勢瞬息萬變,現在討論是否常態化,還言之過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