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公告,8月1日起將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分析,北京政府想報復美國等國家對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更想藉此措施當作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鎵、鍺等金屬是半導體、5G基站、太陽能板的關鍵物件,鎵則被廣泛應用在電動車、手機充電器,以及商業和軍事設備等,這幾項都是重要的戰略金屬資源。

大陸對鎵、鍺相關物項祭出口管制,報導分析指出,美國、荷蘭接連祭出晶片製造設備出口限制,用以打擊大陸半導體產業,產業內部高階管理人員認為,大陸擬藉由限制材料措施作為報復手段。

報導也提到,大陸商務部的公告並未提到具體細節,意味著北京政府想以此新措施,當作與美國的談判籌碼。

至於對美方的影響,另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學者Aadil Brar表示,對美國的實質影響有待觀察,但確實會讓美國「不舒服」,尤其美國進口鎵、鍺原料中,大陸佔比超過一半。他強調,雖然美國擁有大量的鍺礦藏,但當地對開採的限制相當嚴格,並不是很方便獲得原料,美國和歐盟開始認真尋找替代來源,但想要立即取代大陸恐怕很困難。

#美國 #大陸 #晶片 #半導體 #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