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日前預告將修法開放太陽能光電綠能發展區,引發學界及民間團體疑慮,連署呼籲暫緩公告。環保團體與學者今也進一步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將「綠能發展區」的定義、主管機關及劃定標準清楚說明,並與社會大眾充分溝通,以避免大開空白支票、放寬開發點狀農地的疑慮。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教授張學聖指出,內政部6月16日預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6條修正草案,將對「綠能發展區」大開方便之門,重新放寬零星點狀農地開發限制,恐將再次造成農業生產局環境的破壞。
張學聖表示,公民團體疾呼暫緩20多天,相關訂位和計畫內容卻依然不清楚,難免使人疑慮,而內政部稱會跟經濟部、農委會共同審慎研議,那研議的內容會議記錄在哪裡?應該供大家共同檢視。
他強調,修法的關鍵為「綠能發展區」,如何劃設?誰來劃設?面積多少?目前資訊錯亂,如果「綠能發展區」定位不明、內容模糊不清,為何急著修法通過,沒有看到具體措施要透過修改大開後門,這樣合理嗎?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執行理事溫仲良指出,綠能發展區的主管機關為何,至今都沒有充分資訊揭露。如果未來這塊區域非農政單位主管,將嚴重衝擊在地農民的相關補助申請,形同放生當地農民、甚至是懲罰當地農民,相當荒謬。
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祕書長陳郁屏表示,綠能發展區不應該是農業部門割棄的土地,應該針對氣候風險較高的農業脆弱地區,思考如何透過綠能增加農民收益與土地保全,強化農業環境的永續,此次綠能發展區爭議在於未見政策實質內涵,卻先要放寬法規,呼籲主管機關應先就綠能發展區的必要性、區為合理性、實質設置規範等事項,充分與社會討論協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