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近日稱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ECFA議題不僅有早收清單,更涉及兩岸經貿的合作架構跟機制,除非北京要兩岸經貿徹底脫鉤,否則不會終止ECFA。
張五岳22日出席「當前中共內外政經情勢論壇」時表示,對北京而言,經貿已成對台政策的重要手段。聚碳酸酯(PC)雖是ECFA早收清單商品,但陸方採取徵收反傾銷保證金,而非終止早收清單的關稅優惠,因此事件與ECFA本身無太大關聯,無需過度解讀。
張五岳也認為,ECFA的問題不只有早收清單,而涉及兩岸經貿的合作架構跟機制,除非北京要兩岸經貿徹底脫鉤,否則不會終止ECFA。
談及北京當前對台政策,張五岳指出,和統仍為主旋律,而「一中反獨」是透過外交與武力來展現,「一中促融」是同等待遇、經濟融合、融合發展,此外還有「一中促統」。他認為,目前兩岸沒有互信,所以北京較多用單邊作為、和戰兩手,以及明確的底線思維在看待台海問題。
張五岳表示,自2016年以來,兩岸關係沒有溝通與互信,因此中南海目前看台海問題,基本上只有美中的太平洋「大兩岸」,而對台海的「小兩岸」沒有太大期待,其主要作為也是跟美方交涉,而非台灣。
至於外界談及美國的「毀台論」,即美國可能於今明兩年利用台灣議題,造就兩岸軍事衝突,犧牲台灣來拖垮大陸的國家發展進程。但張五岳認為,這至少須有三項條件同時符合,才可能發生,因此短期內發生機率不大。
張五岳認為,這三項條件分別為:第一,台灣執政者與重要官員願意為美國犧牲;第二,大陸願意配合美國佈下的陷阱,但可能打亂大陸的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進程;第三,美國在台海戰生衝突中可「全身而退」,既不會失去盟國信任,也無重大傷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