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印尼峇里島的30歲美國網紅朗恩(Pauly Long)因會吃動物睪丸而被封為「睪丸王」,他今年挑戰連續100天吃生牛排,挑戰結束後,他聲稱完全沒生病,身體也比以前更有活力、消化更好。
綜合《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英國《太陽報》(The Sun)報導,網紅朗恩今年發起連續100天吃生牛排的挑戰活動,並且拍攝成TikTok短片記錄,他說5年前出現胃病後,他就決定限制自己的飲食。
朗恩說自己每天會吃一片生牛排,但也會吃其他任何想吃的食物,例如另一片生牛排或煮過的牛排。除了牛排外,他也會吃動物心臟、睪丸,甚至是舌頭,因此又被封為「睪丸王」,整體而言,他的飲食中,生肉佔了90%。
完成100天挑戰後朗恩受訪表示,他對自己的挑戰活動完全沒有疑慮,「因為我知道高品質的生肉對身體多麼有益」。
朗恩說主要的好處是消化及活力變好了,生肉有益於消化,「因為它是最純粹的形式,不會因為加熱而破壞酶及營養」。
他說連吃生牛排30天後感受到了「最大改變」,「在那之後每天都非常明顯,活力很好,消化很好,吃生肉後感覺都很棒」。
他說雖然生食、熟食都會吃,但吃生食後的「感覺最棒」。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官網指出,不建議民眾吃未煮熟的肉類,「吃生肉或未煮熟的家禽類可能致病」。
針對倡導吃生肉的人士稱烹煮會破壞食物中營養的說法,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食物科學傑出教授夏夫納(Don Schaffner)表示,加熱確實會破壞營養,但實際上許多被破壞掉的微量營養素並不重要,有些營養素甚至在加熱後增加了。一份刊登在期刊《肉類科學》(Meat Science)的研究指出,加熱後,豬肉、小牛肉、牛肉內的部分維生素及礦物質確實會下降,但鐵質及鋅反而上升了。
其他專家則警告吃生肉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營養中心專家切爾沃妮(Beth Czerwony)警告,吃生肉不只有感染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s)、沙門氏菌的風險,也可能染上蛔蟲、絛蟲等寄生蟲。
朗恩日前在TikTok分享吃生拌牛肉的畫面,那是他挑戰吃生牛排的第97天,許多網友留言笑他「瘋了」,問他「怎麼還沒死」、「怎麼沒生病」,他不理會酸民,稱至今都沒有因為吃生肉而有任何併發症,只有吃「某些煮熟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會出現問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