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50淨零排放趨勢下,台灣農業高喊提前於2040年達標,並祭出獎補助措施,鼓勵設置有機農業促進專區,台東縣政府今公告畫設「台東縣關山鎮梓園有機農業促進區」,整合5個產銷班及逾百名農友響應有機耕作,面積達182公頃,不僅解決鄰田汙染問題,克服黑椿象蟲害,更成為宜花東首座且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農業促進區。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的梓園碾米工廠,成立於1986年,自2005年起受農糧署輔導稻米產銷專區,並於2020年獲得有機驗證,後投入有機農業促進區畫設,期間因大面積投入有機農業生產,使得已絕跡50年的水稻害蟲黑椿象大量繁衍,產量銳減,一度面臨棄區邊緣。
台東農改場副場長盧柏松表示,大面積有機耕作單一作物,本質上違反多樣性的自然法則,因此難以避免嚴重性的病蟲害。
台東縣農業處表示,經縣府專案核准稻田燃燒稻草,打破稻黑椿象的繁殖循環,同時在農業部台東區農改場攜手中興大學,找出可使黑椿象感染後死亡的黑殭菌及天敵黑卵蜂多方防治下,今年稻作產量逐步恢復正常。
台東縣長饒慶鈴指出,有機農業的耕作與生產是非常不容易,欽佩梓園碾米工廠老闆的堅持,才能有今天的成績。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煇妃表示,每年投入逾10億元經費推動有機農業補助,針對有機農業促進區部分,提供國有地租金優惠、保證租期10年,另外,農機具補助標準依共同使用計算,補助比例為二分之一,較個人使用補助比例三分之一高,以此鼓勵專區內慣行農業轉型、友善農業取得驗證。
台東縣有機驗證面積1328公頃,友善耕作面積1139公頃,合計2467公頃,位居全台第3;由於台東有機農業生產以小農為大宗,飽受鄰田污染之苦,成立有機農業促進區後,一來解決鄰田污染問題,二來擴大生產區域規模,有助於計畫性生產及未來銷售規劃,利於產業六級化的推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