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共享汽車公司外洩40萬筆用戶個資,但依《台北市共享運具營業管理自治條例》僅能裁罰9萬,為增加業者強化資安的動機,北市議員提案修正條例,如有業者因故意或過失,導致消費者個資外洩,情節重大,交通局得撤銷或廢止營運許可,北市議會法規會今審查通過此案,將送大會二、三讀。
該公司外洩40萬筆用戶個資被交通部認定情節重大,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裁處最高罰鍰20萬元,北市交通局則依《台北市共享運具經營業管理自治條例》裁罰最高9萬元罰鍰,另外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各開罰9萬元。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提案修正該條例,在交通局得撤銷或廢止營運許可的事由中,增列業者故意或過失,致消費者個資外洩,情節重大,台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今審查該案。
她解釋,中央及縣市政府依現行法規針對共享運具經營業者個資外洩,能開出的總罰鍰最高只到50萬,換言之,平均外洩1筆個資,僅須繳交1.1元罰鍰,難怪業者個資保護如此漫不經心,為保護台北市使用者,並強化業者做好資安的動機與誘因而提案。
苗博雅強調,營運許可是「得」,而非「應」撤銷或廢止,給予交通局裁量空間,且業者是過失或故意致個資外洩情節重大,才能成為廢止營運許可的原因,此次修正不至於苛刻業者。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在條例新增個資保護條文,交通局尊重、支持,但考量到個資法今年5月修正,將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並成為個資法主管機關,因此建議改由個資法主管機關認定情節重大。
苗博雅指出,個資保護委員會是負責規畫個資保護監督機制,職權不包括審查全國各式個資外洩案是否屬情節重大,照交通局建議修法,未來發生類似個資外洩案,很可能找不到機關認定。
議員秦慧珠則詢問,在中央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之前,發生個資外洩事件,由誰認定是否為重大個資外洩案?認定程序為何?法務局長連堂凱表示,主管機關為交通局;謝銘鴻補充,案件發生後,交通局會先收集事實資料,如有必要,會與專家、學者開會認定個資外洩是否為情節重大。
秦慧珠認為,可先照苗博雅提案內容修法,等中央真的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再修改條文;議員洪健益也說,如果委員會成立之後,地方政府需要成立相關仲裁單位是未來的事,但他仍認為條文裡的「得」可以改成「應」。
經討論,台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決議通過苗博雅提案,將送大會二、三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