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成立迄今已經邁入10周年,21日與佛光山普門寺合作,進行國際淨灘行動,吸引了400位宗教義工參與。海科館統計,去年潮境海岸垃圾中,塑膠瓶蓋的數量占潮境海岸垃圾的首位。
海科館表示,自籌建時期即集結眾力推動與實施國際淨灘行動,積極推動環境教育。除了帶動各級學校、環境教育單位和民間組織相繼合作與投入外,宗教團體也展開與海科館合作並號召宗教志工推動環境教育。
21日海科館便與佛光山普門寺合作,在住持滿方法師帶領下,400位護法委員暨宗教義工們,雖因天候因素無法實地展開淨灘活動,仍在海科館的帶領下,認識海洋,並了解地球現在面臨的迫切問題,紛紛表達願意為改善全民共處的海洋環境付出心力。
海科館指出,淨灘過程所撿拾的海漂垃圾,所進行的分類與計數,這些數據同時也是大眾對於環境敏感覺知的重大訊息來源。海科館參考美國海洋保育協會的分類,將垃圾來源分成了五大類,再將這五大類細分成19項。
海科館統計,2023年潮境海岸垃圾類別中,塑膠瓶蓋延續近幾年的趨勢,仍然是數量最多的海洋廢棄物,寶特瓶緊追其後。另一方面,即使國內已經宣布禁用塑膠吸管,但塑膠吸管的數量依舊高居不下,暫時沒有減少的趨勢。
海科館呼籲民眾多參與國際ICC淨灘環境教育活動,人人皆可擔任海洋公民科學家,成為監測海岸垃圾扮演重要角色。自今年2月起,海科館每個月也將規劃辦理二次環境教育定期監測活動,歡迎民眾免費報名參加,每次限額30名。另企業團體亦可上海科館官網洽談淨灘合作方案,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