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基隆市的學生能夠有機會體驗海洋教育,並探索海洋職人的工作內容,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基隆市教育處今年寒假共同主辦「海洋職人體驗營」,吸引上百名學子報名參加,共同探索並突破傳統對海洋職業的刻板印象,並協助學生對未來目標的確定和興趣的發展。
海科館表示,今年的課程帶領學員動手組裝仿生機械魚,深入了解科技如何運用於海事與海洋生物的領域,以及整合機電資訊和人工智慧的科技,也同時了解海洋產業最新的發展趨勢。
另外,海科館展示的RB-02海上搜救艇,船艙內的裸視3D展示技術,以及水下滑翔機的探索,更為學員提供了理解浮力與重力奧秘的機會,從運用與實務中增強了對海洋科技的好奇心與理解能力,而踏入生態廚房的課程融入,更讓學員認識海洋永續觀念和食魚教育,尤其手作的「口袋餅魚」活動,從簡易的手作課程中導入了職人面對各項工作所需的態度與實力。
參與的學生都表示,結合博物館的展示和課程規畫,是他們在課堂中不易學習的收獲,經由「海洋職人體驗營」的參加和學習機會,了解學習可以很有趣且對海洋相關職業有更深入的認識,讓他們對未來的職業目標更加明確,讓今年寒假有充實與難忘的體驗。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科技與科學早期常被視為深奧與難懂,然而,這些年來經由海科館豐富的展示以及以海洋資源為基礎,所規劃的活動與課程,將海洋科技發展融入生活。
陳素芬進一步說明,海科館109年規畫「海洋職涯探索基地」,以多元的方式展現海洋產業的多樣性。而這座基地不僅提供民眾了解海洋相關產業發展以及相應的人才和能力,同時以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海洋科學與科技,讓科技與科學的學習變得更有趣且容易理解,這也讓國人和學子們對於科學和科技的學習與了解,不再是深不可測,且與生活層面實際運用緊密結合與發展的重要性。
陳素芬認為,提早讓學子探索興趣與未來的發展,有助於目標的確定,歡迎各級學校多多利用海科館的學習資源,不論是結合展示或課程設計,在實務運用及多元方案與活動的規劃下,學子可以從理解與實務動手中提昇學習興趣,也更能精確地掌握未來發展的目標,奠定他們未來職能發展的核心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