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連假8日已起跑,家家戶戶在團圓之際,總免不了大吃大喝,導致年後腸胃疾病暴增。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廖光福建議,春節飲食要「清淡、溫軟」為主,避免暴飲暴食,喝湯先以小湯匙淺嘗,不燙口後再慢慢喝,才能常保健康。
新春家族團圓、聚餐很多,餐桌上一道道美味佳餚、熱呼呼的湯品,在冷颼颼的天氣增添一絲暖意;尤其傳統習俗喜歡火鍋「添財、家旺」的吉祥象徵,往往會持續加溫,再加入食材繼續煮,口味、溫度都會持續增加,但「燙口」食物對口腔、食道,甚至胃部都是傷害。
廖光福表示,往年春節前後,會有很多上消化道疾病病人就醫,建議春節飲食要正常,避免暴飲暴食,過於油膩、鹹、甜的食物,都會造成負擔,尤其是不潔或燙口的食物更要小心;另喝湯的安全食用溫度大約50至60度,如果盛湯時感覺會燙手,就是太燙,務必慢點喝、放涼點再喝才安全。
營養師陳儀滋指出,喝熱湯有訣竅,盛湯時先用湯勺撥開湯油,可減少喝進過多油脂,更能讓湯液較快降溫;食用時先以小湯匙淺嘗,確實不燙口再慢慢喝,更能品嘗湯汁美味。陳儀滋提醒,濃郁且重口味的湯品、年菜,都屬於多油、高鹽、高熱量食物,有腸胃道疾病、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三高的病人要特別注意。
春節假期是身心放鬆好時機,但生活作息與飲食卻必須節制不能放縱。陳儀滋提醒,年菜大都是精緻料理,口味比較偏重,飲食還是應該均衡、多樣化,用心品嘗每道料理,「清淡、溫軟」最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