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空氣品質逐年提升,依據環境部監測數據顯示,高雄2023年的空氣品質良率(AQI≦100)高達88.9%,已經連續4年突破8成,而PM2.5年均值為16.8μg/m3,這2項數據均持續明顯改善,顯示高雄市近期推動的空汙管制措施,已有初步成效。
高市府環保局近年持續推動固定、移動、逸散等3項汙染源管制空品改善措施,包含擴大行業汙染查核,促使業者製程改善及汙染減量、推動汽電共生及發電機組減煤措施,興達電廠1、2號機已於2023年9月30日屆期,3、4號機則將於今年9月30日屆期、前30大工廠汰舊換新及製程改善、柴油車行業別管制,提升檢測量能、完善空氣品質維護區網絡,高雄港區空維區出入車輛合格率已達98.6%、推動智慧工地,提升工地防制效率等,致力於改善高雄空氣品質。
此外,高雄市也結合淨零轉型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透過企業「以大帶小」,推動AI製造、製程節能、「碳捕捉再利用、封存(CCUS)」等技術合作及交流及設立的「淨零學院」,與國際查驗機構、學校及產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培育淨零人才。期能協助產業能源、製程改善,加速傳統重工業低碳轉型,並同時達成減汙減碳的目標。
環保局表示,近年空氣品質雖逐年改善,但環保局仍會持續督促業者導入新技術,改善製程並降低能耗,達到汙染減量、碳排轉型的目標,朝向建立永續城市的目標前進。環保局改善空汙的立場與市民期待一致,也呼籲企業一起努力,共同改善高雄市空氣品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