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目前共有5處休閒農業區,分別為壽豐、舞鶴、馬太鞍、東豐及羅山,縣府農業處規劃新增吉安鄉,邀請業者舉行會議收集意見,將以吉安舊地名「吉野」為名,將南華、干城、永興、福興等村劃入範圍,籌備「吉野休閒農業區」,並申請成立「花蓮縣吉安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帶動地方休閒農業旅遊產業蓬勃發展。
依據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地方政府可依地區農業特色、豐富景觀資源、生態及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等,評估具輔導休閒農業產業聚落化發展的地區,得規劃為休閒農業區,區內農地使用上可適度放寬,設置供公共使用的休閒農業設施。
花蓮吉安鄉為全台人口最多的鄉,日治時期是日本人移民花東地區的重要據點「吉野村」,戰後改名吉安鄉,擁有自然地景和豐富農業資源,其中吉安四寶「芋頭、韭菜、龍鬚菜、稻米」聞名,已有2處取得特色農遊場域認證,分別是櫻田野養生休閒農莊、君達休閒農場,另有共計超過50家農遊相關業者,具發展休閒農業旅遊潛力。
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吉安鄉逐漸發展為農業旅遊吸引觀光客,但過去各家業者各做各的,缺乏整體行銷管道,已召開3場會議集結大家想法,休閒農業以吉安鄉舊稱「吉野」為名,籌備成立「吉野休閒農業區」,之前先籌備協會,成立「花蓮縣吉安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募集32位協會發起人,將由民宿業者林妙娟作為發起人代表。
協會成立後,可在區域範圍內規畫遊程、硬體設施改善、推動產業及舉辦活動等;協會可以寫計畫向政府申請經費,讓休閒農業區能永續發展。
陳淑雯說,休閒農業區畫定若在都市計畫區內,面積最多300公頃,若在計畫區外可以到600公頃,盡量選擇在都市計畫區外畫定,因此包含南華、干城、永興、福興等各區部分範圍。
協助籌備的輔導師宜蘭大學教授陳凱俐說,雖礙於法規無法將所有業者一次劃入休區範圍,未來不排除鄉內有第二個、第三個休區誕生,但成立吉安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未來能扮演整合區域聯盟角色,協助吉安鄉內各休區進行規劃及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