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的《立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歷經17日、21日、24日、28日4天馬拉松式的院會表決,終於在昨(28)日順利完成三讀,包括聽證調查權、國情報告、藐視國會、人事同意權等法律修正。回顧這段時間,朝野立委爆發嚴重衝突、場外有群眾聚集,都為此次修法寫下不平靜的紀錄。《中時新聞網》特別整理出相關時序懶人包,幫助讀者快速掌握事件重點。
•朝野首戰 激烈攻防
•5月17日:
立法院會17日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朝野立委上演肉搏戰,包括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陳菁徽以及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鍾佳濱、莊瑞雄、邱志偉、郭國文等人都因此受傷。此外,郭國文在會議中突然搶走立院祕書長周萬來手中的提案書,也引發撻伐。場外則陸續有人集結抗議。
二度再戰 氣氛較緩
•5月21日:
立法院會21日續審國會改革法案,國民黨立委為了防止衝突再現,準備手套、護肘以及密錄器物品保護自己,民進黨立委則在議場內拉布條抗議。當天朝野立委無較大肢體衝突。但因民進黨表決一路輸,民團積極號召群眾在立法院外抗議,人潮增多,綠委與場外群眾相互喊口號呼應。
關鍵二讀 場內外嗆聲
•5月24日:
立法院會24日續審國會改革法案,並被視為關鍵一役,綠營力擋的條文可能都通過二讀;當天場內以布條戰為主,但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和民眾黨立委麥玉珍爆發推擠衝突。而當日場外群眾則擠滿立院周遭,民團號稱有10萬人抗議,要求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中華民國刑法》藐視國會罪等修法法案退回委員會重審。
完成三讀 民進黨敗陣
•5月28日:
藍白力拚完成三讀,綠營不斷嗆聲抗議,其間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一度衝上前打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而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全數二讀通過後,民進黨立委們在議場射起紙飛機;全案三讀包裹表決時,民進黨立委則將寫上「垃圾」字樣的藍色塑膠袋丟上主席台抗議,藍委高舉牌子阻擋。
最終,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藐視國會罪最終在晚間11時三讀通過,立法院長韓國瑜敲下議事槌,國民黨立委們高舉象徵重生的火鶴,高喊「國會重生」。群眾則仍有號稱上萬人在場外抗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