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空拍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今天形成1個新的小型堰塞湖,若水位蓄滿可達100萬噸,原本預估下午4時開始溢流,不過因為壩體不穩,第一波水已在下午1時40分衝抵下游馬太鞍溪,花蓮分署懷疑堰塞湖已提前溢流中。
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下午1時發出馬太鞍溪堰塞湖緊急通報單第29報指出,今天清晨6時透過無人機空拍,發現堰塞湖溢流口下方300 公尺處新增1個小型堰塞湖,研判是凌晨2時53分右岸邊坡土石滑動阻塞河道所致,目前持續蓄水中。
花蓮分署指出,據今天上午7時監測資料,新堰塞湖的水位高程約990公尺,蓄水量32萬噸,粗估每小時入流量約8萬噸,預估滿水位水位高程1000公尺、蓄水面積7.6公頃、蓄水量100萬噸,且下午4時可能蓄滿溢流。
花蓮分署根據經驗估計,假設壩體在1小時潰決,潰口洪峰流量為560cms,大馬堤防河段斷面(明利村)可能抬升0.6公尺,馬太鞍溪橋斷面則抬升約0.8公尺。
據馬太鞍溪現場影像,溪水有陸續增大的趨勢,且水聲相當明顯,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原本預估新堰塞湖下午4時溢流,由於壩體不穩定,也在光復工作站布設3組人馬觀看水情,下午1時30分發現第一批水下來後,立即通知下游水利署疏濬的工作機具與人員上岸避難,確定下午1時40分第一波大水抵達下游,由於目前山區氣候不穩,無法空拍,懷疑提早溢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