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外交出擊確有精算,透過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創造重大外交突破,擴大台灣國際能見度,以及深化美台關係,保證台灣安全,但「高估自己、低估中共、錯估美國」的失算,使得這次過境外交「表象化、空洞化」,實質成果乏善可陳。
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蔡麥會」是台灣走向世界的一大突破,預期美台關係可更上層樓。這只是主觀、自我滿足的解讀,這項會面不同於與行政部門高層官員接觸,本身只具象徵意義,必須要有實質、永續的發展與進步才是經得起驗證的突破。
蔡英文對外交有高度的企圖心,但在這次過境美國的外交角力中,各方都有其目標。民進黨的如意算盤是以蔡、麥洛杉磯會面替代麥卡錫訪問台灣,可在不挑釁中共的情況下,提升美台高層接觸;中共則反對台灣與美國有任何官方往來,更不能容忍接觸層次逐漸提高,以及美方逐漸虛化、掏空一中政策;美國則希望在展現對台灣支持的同時,阻止中共有任何激烈反應。台灣是美中台關係中最弱的一環,蔡英文在兩強之間操作權力槓桿是場危險遊戲,極可能產生反作用。
蔡英文外交出擊的時機也有誤判、失算之嫌。美中關係螺旋下墜,處於建交以來最低點,雙方因台灣問題陷入相互指責、對抗的惡性循環中,蔡麥會進一步刺激中共,升高衝突風險。
中國問題專家卜睿哲日前在台北就警示:「如果美中關係繼續惡化,台灣不會從中受益」;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中國計畫主任史文指出,蔡麥會威脅台海安全,與蔡政府確保台灣安全的目標背道而馳。他們的敏銳觀察凸顯出蔡政府決策躁進,短線操作,昧於國際政治現實。
蔡麥會後,中共除了自5日起在台海中北部展開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山東號」航艦5日穿過巴士海峽,航向台灣東南海域,目前距台灣200浬外,並未如同去年8月裴洛西訪台時以大規模軍演反制,但我們不能排除中共進一步軍事報復的可能性。台灣仍暴露於中共升高對台威脅之下,蔡政府不能低估中共的意志力與能力。
拜登政府優先要務是恢復與中共的高階對話溝通管道,拜登本人二 度公開表示希望與習近平通話,國務卿布林肯也積極安排恢復訪問大陸,目前絕不願因為最敏感的台灣問題打亂美國的努力,因此,從3月初起就展開風險管制行動,對蔡英文過境及蔡麥會低調、再低調,一方面安撫中共不要以此為藉口,做出過度反應,另外就是警告台灣不要過於渲染。
即使在蔡麥會落幕後,布林肯仍以柔軟姿態表示,美國無意圍堵中國,無意與中國脫鉤,甚至罕見表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美中關係走向不明,但美中共管台灣的趨勢不會轉變,若蔡政府視美國信任與支持為理所當然,將是嚴重誤判,也證明美國的支持不是「空白支票」,美台關係空前友好仍有上限。
蔡英文在離開美國前的記者會中躊躇滿志地表示,「我以現任總統所主導的外交政策,對台灣是最好的政策,我也相信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對台灣是最好的」。然而,在國際現實政治中,台灣處境滿布荊棘,蔡英文出訪前已付出與宏都拉斯斷交的代價,對巴拉圭及瓜地馬拉的邦交也頻傳警訊,自嗨式的重大外交突破只有大內宣效應,無助於改善台灣對外關係。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