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朱老師」、「朱校長」,還是「朱董事長」,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朱宗慶有很多身分,然而,和他相識整整50年的恩師賴德和表示,他在朱宗慶青年時期認識他,「那時他很木訥寡言,說起話還有點大舌頭,但現在變成『名嘴』,到處和大家分享他的人生經驗。」
賴德和表示,1971年他在國立藝專(現台藝大)音樂系當助教,「當助教和學生會有很多互動,我發現有個孩子很害羞,但特別勤奮,需要搬樂器時,他就會主動幫忙,根本不是他分內的事,他也樂於幫忙。50年來,他變了很多,唯一不變的,就是真誠。」
賴德和是國家文藝獎得主、前輩作曲家,他表示,台灣在打擊樂的發展,曾經落後世界50年,過去台灣音樂系沒有打擊樂主修,1982年,作曲家馬水龍希望在國立藝術學院(現北藝大)音樂系設打擊樂主修,「當時馬老師不知道可以找誰擔任老師,我想到了朱宗慶,就推薦給馬老師。」
賴德和表示,朱宗慶對打擊樂的推廣和努力,讓台灣現在變成國際樂壇打擊樂的重鎮,是很不容易的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