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許多場館被迫關閉或者調整形式,藝術家們也開始思考有什麼利用網路發展新型態藝術的方式。藝術家張碩尹回應時代,展開網路原生的展覽計畫《肥皂》,也藉此探索在公共場館時開時關、資訊過度流竄、現實與虛擬之間邊際逐漸消弭的後疫情時代,展演還可以有什麼存在及與互動方式。
張碩尹以一次大戰期間,英國情治單位刻意放出攻擊德軍的假新聞「肥皂工廠」作為起始點。當時英國在大眾媒體上虛構了德國在森林深處設立秘密工廠,將軍人軀體溶解再製肥皂,以供物資缺乏的德國軍隊使用。結合陰謀論與當時對德國的偏見,在群眾中發酵促使戰爭轉向。
張碩尹在現實中將這個不存在的工廠以現地裝置的方式呈現,以錄像紀錄後隨即銷毀,影像則卻透過互動式網站形式,邀請觀眾探索不同的故事線。張碩尹也請表演者們扮演產製過程中的不同角色,諸如在輸送帶上檢查甫出爐肥皂的工人、沉浮於大型攪拌池中的受難者等,也指涉了資訊被規模化生產,在不同媒體與社交平台恣意流竄狀態。
此外,張碩尹也在萬華的西寧市場,於9月25 、26日舉辦現地活動,他將市場中的一個攤位改造台式賽博格場域,使工廠再度現身於現實世界,藉由這個電子零件售賣交換場域,回應資訊不斷被產製散播的歷史和當今現狀。也探索著後疫情時代,展演還可以有什麼與觀者互動的方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