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舊空軍總司令部為基地,但成立三年來因定位不明又預算縮減,引發立委質疑。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充內容,讓C-LAB有更豐富的文化表現。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0日審查111年度文化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立委林奕華表示,當時說要把C-LAB當作一個藝文實驗基地,但預算卻縮減,113年度的新規劃也看不到,希望文化部提出實質規劃,別讓民眾失望,「看不出對空總整體規劃是什麼,附近的居民本來也很有期待,但有被騙的感覺。」
李永得表示,C-LAB本質上是藝術文化的實驗場,實驗場做的是「creator」(創造者),「這個creator到底創造了什麼?這需要累積,而且我認為不需要限定題目,就好像英國BBC的第四頻道(channel 4),就是英國最前衛、沒地方發表的東西,就到這邊發表,它規定這個電視台收視率不能超過1,超過就叫作一般的大眾藝術,收視率要在零點幾,才叫作前衛,反而現在賺錢,所以這個頻道的設立目標是為了鼓勵國民創意,這是文化重要的根本。」
李永得表示,實驗的場域有很多,不一定要在特定的基地,未來也不會只有單一實驗場,「例如:國家影視聽中心,我認為音響就比我們聲響實驗室要進步。還有國美館也弄一個全沉浸式的空間,那個也是一種新的實驗。我們在展示展覽光影藝術節、聲響藝術節,這些其實都在做實驗。」李永得表示,文化部會持續鼓勵具前衛性、前瞻性的藝術表演。
此外,關於C-LAB所提出的空總都市計畫案變更,文化部也已積極地跟台北市政府溝通,北市府希望能有40%回饋,文化部認為文教區不需要回饋,目前正在積極溝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