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撇討海人》,以紀實視角描繪基隆的詩人船長林新永歷經風浪的討海人生(照 公視台語台提供)
《飄撇討海人》,以紀實視角描繪基隆的詩人船長林新永歷經風浪的討海人生(照 公視台語台提供)

公視台語台影視品牌「台語有影」第三部紀錄片《飄撇討海人》,以紀實視角描繪基隆的詩人船長林新永歷經風浪的討海人生,也呈現他對於人海共存之道的期盼與追尋。本片由曾獲第五十屆金鐘科學節目獎的周文欽導演執導,導演在一次拍攝作業與船長偶然結識,發現他有著傳統討海人勤勞樸實的特質,同時也是不斷探索、改善與創新漁具漁法的現代討海人,個人故事非常豐富,向其邀約拍攝後,獲得船長豪爽答應。

本片主角船長林新永來自三代的討海人家庭,十四歲就跟著父親下海,如今年逾七十,仍迷戀一個人的海上時光。在海上漂泊的時光中,林新永時常寫作排解寂寥,更以台語詩紀錄海事和討海人的心聲。身處這個「有海無魚」的時代,一生與海為伍的林新永船長在片中有感而發:「以前的海是很乾淨的,現在下網魚鉤都會勾到塑膠袋和一些垃圾。」後來他成為沿海漁船協會理事長,時常呼籲其他漁船出海時順道捕撈海漂垃圾,為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展現他對海洋的深沉情懷。

導演周文欽以海洋及人物的題材見長,曾拍過十幾部有關海洋的紀錄片,這次《飄撇討海人》陸續拍了將近1年半,他表示因為必須配合天候出海,出海後還要面臨「魚在哪裡」的難題,不過還好自己不易暈船,自嘲道:「就跟新永船長注定討海一樣,我不暈船也是注定的,才能上船來拍海洋的片。」而面對居住在四面環海的台灣島,台灣人卻對海洋所知甚少的的普遍現況,他感嘆表示「台灣有富饒的海鮮文化,但相對貧瘠的海洋文化。」期望透過新永船長的故事,打開大眾了解海洋的契機,也記錄世代相傳討海人對海洋的依戀與驕傲。

林新永半世紀的飄撇討海人生,其實有著許多辛酸的故事。他在日前的首映會上看著自己的故事,一度落淚感性地說:「第一個要感謝太太,因為討海人無人要嫁,俗話說『討海人紅衫穿一半』,討海生活九死一生,也因此遭到初戀女友父母反對戀情,後來才遇見了現在的太太蔡麗英,要謝謝太太四十五年來一路相伴。」

導演周文欽表示「透過船長,可以看見爸爸這輩人的努力與認真。」他在片尾特別選用美秀集團〈細粒的目睭〉,歌詞:「雖然今夜,海風遐爾大,但是阮係一陣,鐵拍的番薯仔囝。毋知未來,係艱苦抑係快活,蹛佇理想,親像電影來搬。」十分貼合這位飄撇船長的人生哲學,如他在片中所言:「開船不是你目標在哪裡,你就朝那個目標直行一直開,而是要撿浪,不能怕浪這麼大怎麼開。」雖然海風很大不知前路,林新永船長仍甘願帶著理想飄撇過一生,繼續他的討海人生。《飄撇討海人》4/16週六晚間9點在公視台語台14頻道全台首播。

#討海人 #船長 #新永 #飄撇 #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