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肺炎單日死亡數昨突破200例,連2日創下新高。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死亡有超額現象,有些個案發病3、5天就病逝,這是危險的訊號。國內死亡情形有值得檢討之處,他呼籲政府公布死亡數據,供學界進行個別分析,了解背後的問題在哪裡。
國內前天開始,致死率正式突破千分之1,昨日達到千分之1.05。黃立民分析,致死率變高,可能是感染黑數影響分母(確診數)所致,不過除了分母會有黑數,分子也可能有黑數,全世界都是這樣,就依掌握到的數據來做比較,當然也可以說台灣某個地方的黑數特別多,以至於產生數據的扭曲。
黃立民坦言,國內的染疫死亡情形「的確有超額」。一般來說,感染者是在發病1周後過世,不過目前的個案中,有些人發病發病3、5天就過世,這個現象是危險的訊號。有些個案是會死的,但也有些個案還是有機會被救回,死亡現象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他呼籲政府公開相關資料,供學界、公衛學者、學會進行分析,了解死亡背後的問題,例如給藥對不對、劑量是否正確等。
對於給藥情形要如何改善?黃立民認為必須加快流程,感染者需要早點被診斷。若快篩陽個案只是在家忍耐,未被診斷就無法給藥,因此民眾需要有警覺心。目前醫師開藥已經很方便,不需要層層請示、請上級批准。除了民眾自身的警覺,醫師也要敢給藥,有些醫師看到病人使用其他藥物就會害怕給藥,這需要一段時間的教育。
黃立民表示,目前疫情已經在走下坡,政府官員也透露國內正往開放的方向走,看得出疫情已在控制之下,正在準備開放,他預估1、2個月內疫情反撲的機會不大,而年底則是另一個考驗。若次世代疫苗問世,建議民眾要接種,有些人即便只有20、30歲,感染後也會出現重症、死亡,每個人都需要預防。
「病毒演變的過程只有保證傳播力變強,不保證毒性變弱」,黃立民表示,毒性變弱這句話要拉到50年的時間來看,在那之前毒性會起起伏伏,慢慢往下走,變弱不是很快就能發生的,傳播力強則是一定會,因此病毒的威脅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除非有好的疫苗,都則就要奮戰好幾年。以前其他疫苗遇到Omicron,抗體會降8倍,次世代疫苗則是增8倍,把差距補回來,因此接種次世代疫苗後,保護力會變好是確定的,但如果病毒繼續變異,就只能再看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