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2020年捐贈給台師大圖書館近600件珍貴資料,為感念他的捐贈之誼、展現藏品獨特價值,台師大「高行健資料中心」11月9日至12月18日舉辦「高行健捐贈手稿文獻展」,《靈山》寫作素材筆記本首次公開。
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自1982年起寫作《靈山》,這作品並在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此間他輾轉從中國移居法國,其隨身攜帶作為創作素材的筆記本和攝影膠捲,也成為往後30餘年生涯裡,所僅存的中國時期手稿物件。
高行健2012年起擔任台師大講座教授,他在2020年捐贈台師大圖書館近600件珍貴資料,而後台師大成立「高行健資料中心」,推展並深化高行健典藏與研究。
台師大「高行健資料中心」今天舉行「高行健捐贈手稿文獻展」開幕式,這次展出的筆記本,為高行健80年代於中國各地遊歷時的田野觀察記錄,範圍廣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貴州、西藏等地,幾乎涵蓋長江流域。
展出的內容包括詩歌、傳說、自然景觀的記載,以及圖像描繪、人物、交通行程等記錄,亦有個人觀點的書寫,除了反映高行健當年旅遊的所見所思,也是深入研究《靈山》乃至於其文學創作歷程的珍貴文物。
此外展覽也展出高行健80年代寫於北京的手稿,分別為短篇小說〈公園裡〉(收錄於《給我老爺買魚竿》)、〈自序〉(《給我老爺買魚竿》序言初稿)及舞劇《聲聲慢變奏》。
高行健今年特別捐贈台師大十幅繪於2020至2022年間的近作,於本次展覽展出,與早期手稿相互輝映,寓意高行健跨越40餘年豐富而深刻的藝術歷程,彌足珍貴。
高行健為本次展覽,特以線上視訊會議方式錄製開幕致詞演講,他表示,當年在大陸寫書和演戲,即使已有嚴格的自我審查,還照樣遇到種種刁難與麻煩,便想寫一部對得起自己的書,哪怕身前不發表。
高行健說,沒想到這部《靈山》居然首先在台灣得以出版,隨後很快譯成了瑞典文、英文、法文等多種版本。現在台師大的特展也是對他創作生涯美好的回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