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秉持「環境永續」的施政主軸,積極將永續發展教育落實於校園中,今(13日)上午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舉行「2022台灣科學節-學校永續行動嘉年華」,副縣長林建榮特別頒獎給獲得台美生態學校認證的學校,共有68所獲得銀、銅牌認證,學校數量為全台之冠。
今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宜縣府邀請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與國立宜蘭大學,共同策畫科學與校園永續行動體驗、永續主題工作坊及集點闖關等多元活動,在中興文創園區熱鬧舉行,大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藉此讓民眾更了解科學在推動永續發展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縣府教育處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對全球影響日益加劇,遂此次行動嘉年華,邀請已取得台美生態學校認證的岳名國中小、三星國中、蘇澳國中、員山國中、永樂國小等9所銀牌學校設攤,分享各校推動環境教育的成果,也結合第三屆台灣科學節及宜蘭大學「城市科學節」的主題活動,帶動縣內學子積極參與永續行動。
其台美生態學校認證為聯合國為鼓勵兒童與青少年以行動方案推動環境教育的制度,有12項環境路徑,包含水、能源、空氣、交通等,凡通過其中1個路徑指標認證,就為銅牌;2個路徑指標則為銀牌;3個以上就為綠旗。在過程中,皆由學生提出宣言、策略,進而發展學校生態的特色。而宜蘭縣就有9所銀牌、59所銅牌認證,總數為全台之冠。
林建榮表示,感謝海科館、海科大及宜大共襄盛舉,讓永續發展能落實到校園,讓學童能自身作為一個環境教育的行動家,適逢今年台灣響應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縣長林姿妙特別請教育處擴大舉辦此活動,以響應「永續發展、宜蘭會更水」。
其銀牌認證學校三星國中校長張輝志表示,今年推出3個發明,為雨水發電、報廢巴士改造為能源車與溫差發電;其中,雨水發電為學生們最有感受的,就是收集雨水後在校園內做發電,發完的電成立一個手機充電站;另,能源車可以發揮防災跟救災的功能。接下來這3樣發明將申請專利,希望變成通用的商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