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輕鬆下單,就能玩當沖」,這不是誘勸投資的廣告,而是近年來熱錢滿溢的實景現象。根據官方統計,散戶投資人在台灣證券交易市場中的參與程度,在股市大好的2021年,散戶參與且當沖的交易量大幅提升至68%,高於長期年均占比的60%至65%,而在2022年股市大跌的過程,散戶心冷離場,因此成交值占總規模的下滑速度更快,僅有58%。
中華信評指出,一旦市場條件較為不利,散戶投資人受的影響比機構投資人更大,以目前全球經濟情勢不確定來看,估計未來幾季應不會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散戶投資人的占比將僅維持目前的低於6成。
即便現在散戶投資人輕易使用手機APP下單,證券商的主要營收來源仍是經紀手續費,中華信評統計,2018年至2022年間,經紀手續費對國內券商營收的佔比將近50%。
中華信評認為,由於機構投資人交易多由券商服務,在投資人結構難有變動的未來幾季,估計券商的經紀手續費仍將相對穩固,並有助於吸收仍較具波動性的交易收入對獲利造成的影響。
交易收入是券商自營的操盤所得之一,中華信評指出,長期來看,交易利得對營收的佔比平均介於10%至15%,2022年因市場波動性較大,已使得券商收益低於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