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每年4月都會推動校園多元文化周,教育局於3月辦理九大分區共計18場次教師多元文化教案初、進階研習,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研習匯集教師們接觸異國文化後的想法與見解,教師自身對多元文化有足夠的理解與尊重,就能站在一個全球化的高度,帶領學生學習、接納、尊重異國文化,引領新北市成為國際城市。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新住民人口逾11萬,全國最多,形塑新北文化的多元性,如何教導學生以理性、尊重的態度去看待異國文化,教師是重要關鍵。因此教育局每年辦理多元文化教案研習,讓教師更親近、體驗異國文化,從全球化的角度發想不同主題的教案設計,透過行動與嘗試來培養學生跨文化素養,促進校園多元文化交流與共融。
各校教師與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齊聚一堂,為分享及推廣各種多元文化主題絞盡腦汁,從傳統服飾、防曬保養品及異國美食等主題編撰全新的教案並進行實作,期盼帶給孩子們更寬闊的國際視野及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印尼語教學支援人員慕雅妮老師跟大家介紹印尼的伊斯蘭開齋節與傳統美食—開齋節最具代表性的食物「Ketupat」是用椰子葉包覆的純米粽,代表齋戒月的自我反省與懺悔;生日時必吃的薑黃飯拼盤,象徵對自然與神明的感恩與崇敬,以及大受歡迎的平民美食「班蘭椰絲卷」。
承辦研習課程的成功國小校長蕭惠文補充,班蘭椰絲卷是娘惹糕的一種,娘惹糕的特色是使用天然植物為糕點上色,因應不同的慶典禮俗,用班蘭葉、蝶豆花、洛神花、拉米葉的汁液將麵糊染色並附帶花草的香味。
課程中學員實際體驗編織馬來粽的容器及製作班蘭椰絲卷,從調麵糊到小心翼翼的煎熟餅皮,再將炒好的椰絲餡包入餅中,完成的瞬間帶來滿滿的成就感!老師們紛紛期待能將更多美味又有趣的異國傳統美食融入課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