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榮指出,房價漲跌趨勢有一定的景氣技術循環因素形成,隨著供需基本面與政策消息面的影響,房市價量就會在市場自由機制下上下波動,央行所能操作的工具有限,對房市的調控只能著重在風險控管層面上,不能錯把後衛角色當作前鋒,對資金管制與利率浮動,都不宜過度干預,否則,不但控制不了房價,反而影響到經濟層面的畸形發展,同時也使市場交易量縮到谷底 。
2010年央行彭淮南時代,針對房市高漲曾經採用四次選擇性區域限貸打房,李同榮指出,結果限貸台北、資金跑到新北,限貸新北、資金往桃竹移動,限貸桃竹、資金移往中南部,限貸六都、資金竄逃海外,防堵資金政策不但無效且造成諸多法人投資套牢於海外,而房價不但不跌且續漲四年到2014年才結束第五技術循環高點。
李同榮認為央行第5波限貸不但效果有限,且有可能產生三大巿場的反效果出現。包括資金充沛難擋、換屋族小咖首當其衝、造成市場大者恆大。他並炮轟,各部會正在進行一場「打房搶政績 世紀大競賽」,亂箭齊發,搶當收拾高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同榮最後指出,房價問題不在豪宅、也不在高總價,而在於低總價市場被壟斷,打房亂象一直針對高總價市場,央行近日在通函給銀行的問答集中更明確要求,購買豪宅(高價宅)增貸或轉貸者,貸款人應簽切結書,資金不可再流入不動產,但對於低總價市場被壟斷的嚴重現象,政府完全束手無策,殊不知市場現況高價產品已在小跌,而低價產品卻逆勢上揚,這就詮釋房市降溫而年輕人無感的核心因素,政府打房不重核心的亂象,只會造成仇富又無法濟貧的畸型社會現象,落入富人對政府失望、且年輕人對政府失去信心的兩大窘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