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新任館長,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接任, 30日與卸任館長廖仁義辦理交接,由文化部長史哲擔任監交人。
文化部長史哲監交致詞時表示,1988年創立的國美館,除了是最代表台灣本土地位的美術館,更需順應時代的演變積極面對當代議題,並且承載重建台灣藝術史的重要使命,「擔任國美館長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感謝卸任館長廖仁義在1年的期間,持續穩定國美館發展,並且推出黃土水、李梅樹特展、國美35典藏精選展等精彩展覽,以及完成台灣兒童藝術基地的建置。
「國美館是代表台灣在國際上的重要窗口」,史哲說,除了持續壯大台灣內容、建立文化自信,國美館更應該藉由展示、教育推廣,讓全民願意走進場館;並持續台灣藝術史的重建、藝術家的關照等工作。史哲感謝新任館長陳貺怡能以藝術史學者身份接任館長,也相信她能發揮其藝術史的專業,讓以視覺藝術為核心的國美館,成為代表台灣文化內容的重要名片。
陳貺怡表示,就任館長的三個目標為「專業、創新、多元」。首要是「專業」,期待以個人的專業與熱情服務國美館、服務台灣的藝術家、服務全國民眾;其二是「創新」,在全球美術館數量不斷擴充、參觀人數不斷倍增、藝術史與策展的概念與方法不斷更新的情況之下,美術館若要永續經營並保有其競爭力,勢必要能夠掌握時代趨勢與藝術新知,並且突破固有框架,以創新的思維來經營與拓展美術館的業務。
第三個目標是「多元」,她認為國美館應該致力於展現台灣文化的充沛活力、多樣性與豐富性,因此典藏的內容、研究取徑、展覽型態應該多元、服務的對象更應該尊重差異,努力做到文化平權。
國美館新任館長陳貺怡,巴黎第十大學當代藝術史學博士,原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等國際展策展人與學術顧問等,兼具藝術史學者、創意企劃與博物館實踐經營的背景,以及文化事務國際交涉與體制建置豐富經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