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多達1158萬人,但經濟低迷,學生找工作並不容易。陸媒早前揭發大學各出奇招,推高畢業生就業率。官方通報,中國教育部近日派出多個工作組,赴各省開展專項核查,嚴查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6月,大陸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升至21.3%再創新高。教育部上月展開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活動,協助學生就業,但《北京青年報》早前報導,為提升就業率,一些高校「輔導」學生造假《就業協議書》。
有大學畢業生托媽媽把《就業協議書》發給關係好的開公司的親戚,親戚蓋完公司章簽好名後,把協議寄回該學生。短短幾天,該學生就完成從待業到就業的「轉型」。如果沒有做生意的親友,在網購平台只需花幾十元到百多元買個網簽,也可實現「紙面就業」。
另據北京「半月談」微信公眾號,有學生反映所在班級的輔導員在微信群組告知,「找不到工作就在填表時寫靈活就業」、「碰到調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有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透露,校方對外宣稱「90%的就業率」,但實際上只有20%。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