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表示,經濟環境中的敘事影響、各種故事,就像病毒傳染一樣,會持續變種,但當病毒達到高峰後,又會慢慢消散,而近期AI、ChatGPT等趨勢浮上檯面,大眾擔心工作被機器取代,分為像是病毒擴散,但他認為,「大家有點過度擔心了,取代速度不見得這麼快」。
他進一步提到,現今已出現新名詞「FOBR」(fear of being replaced),也就是害怕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雖然FOBR還沒快速散播,但若像疫情一樣散播到每個人身上,將對民眾消費帶來影響,間接影響全球經濟,這部分需要繼續觀察。
對於股市分析,席勒指出,傳統本益比越高,股市通常走跌,而本益比低,則相對有望反彈,但傳統本益比的波動大,而他所提出的CAPE本益比,則是透過10年平均獲利作為本益比公式的分母,再經過通膨跟季節因素調整所計算出來的本益比,大多用在衡量整體大盤位階高低,不會用來衡量個股價格。
他舉亞洲股市為例,至7月底止,陸股CAPE本益比12.6倍,比美股31倍少了一半以上,而韓股為14.1倍、日股為23.3倍、台股23.5倍,背後有不同敘事影響CAPE本益比走勢;但進一步分析,日股相對20年平均值本益比僅0.56倍,可看出評價仍偏低,而美股不論是當前本益比及相對本益比都偏貴,「不是不能投資,而是評價偏貴要慎選標的」。
席勒也說,CAPE本益比越高,代表未來報酬潛力越低,相較下,可發現CAPE本益比在15倍以下的類股,未來報酬率更高,而不同產業有不同CAPE本益比,雖然不是完美精準預測,但有軌跡可供投資上遵循,目前整體股市評價偏高,仍有便宜選項,例如金融、核心消費產業都是相對低廉可選擇的標的。
安達人壽參考席勒的CAPE本益比研究理論,成立類全委帳戶已滿三年,與台新、復華及中國信託三大投信合作,成立以來績效表現亮眼,從最早12個產業縮小至10大產業,並從CAPE本益比表現上,剔除投資動能最低的產業,最中挑出4大產業投資。
據了解,目前主要投資主要以美國7成、歐洲3成,並設計風險控管機制,若波動超過狀況,也可能出場移至現金部位,例如2020年疫情爆發,波動爆高就先出場,後續觀察CAPE本益比變化,伺機再次進場,若以績效來看,今年以來中信投信代操帳戶績效達16.11%、復華投信10.55%,台新投信也有7.79%。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