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起進入猛禽過境台灣的時節,墾管處也開始派員監測鷹群數量,但相較往年記錄,今年遲至11日才發現到首筆赤腹鷹,且12日才出現2萬餘隻的大量鷹群,墾管處研判,應與近期多颱風、導致鷹群從朝鮮半島及大陸的繁殖地前往台灣途中的遷移路徑受到阻礙有關。
墾管處指出,過境台灣的遷徙猛禽中,以赤腹鷹和灰面鵟鷹的數量最多,分別在9月中旬以及10月中旬大量過境台灣,當中赤腹鷹是小型的鷹屬猛禽,雙翅展開約62公分,與一隻鴿子差不多,而據歷年調查記錄顯示,秋季首筆赤腹鷹記錄大多出現於9月5日之前,且通常第1周就能累積達破千隻的數量,過境數量約有14萬7000隻。
但今年首筆過境赤腹鷹是在9月11日才記錄到,約遲到10天,對此,墾管處表示,過境稍晚的情況可能與9月上旬台灣周邊接連颱風影響天候、導致鷹群從朝鮮半島及大陸的繁殖地前往台灣途中的遷移路徑受到阻礙有關。
墾管處說,9月10日前後台灣中北部陸續有各地賞鷹人傳來上千隻赤腹鷹群的消息,其中先鋒部隊約200隻在9月11日抵達墾丁通過調查點後,12日即出現2萬20000多隻的大量過境。
墾管處說,赤腹鷹的主要過境期從9月中旬持續至下旬,10月也有機會看得到鷹群,對此,管處將於9月16、17、23、24日上午6時至10時,安排解說志工在社頂凌霄亭為賞鷹民眾進行解說,提醒民眾要攜帶望遠鏡,才能觀察赤腹鷹群密密麻麻的小黑在高空中形成的鷹河、鷹球景觀。
墾管處長期監測秋季過境猛禽的數量,於猛禽過境期間會安排2名調查員在社頂公園凌霄亭,每天從上午5時30分開始觀察至正中午,計算所有目視觀察到的猛禽物種與數量,以了解過境猛禽歷年數量變化趨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