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將於2025年正式上路,雲林縣為全台農業發展地區面積最多的縣市,農業部門的發展計畫不可或缺,縣政府因此於26日在台大雲林分部農業推廣教育中心辦理「雲林縣國土計畫農業部門空間計畫」座談會,邀學者專家就雲林縣農業及農地利用等面向,提出相關建議。
此次座談會邀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學者專家,以及雲林縣農業處長魏勝德,針對「農業部門空間計畫之對接-農地利用綜合規畫」、「國土計畫與綠能政策-低地力農地劃設適宜性」2大主題進行討論。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為農業大縣,每年農產值有800多億元,是全台最大的蔬果及畜產中心,許多縣民從事農業相關產業。近幾年高溫、暴雨、缺水等氣候變遷,讓農業面臨諸多挑戰,再加上國家政策對於糧食安全及產業發展的關注,讓農業型態有所轉變,面臨的議題也更加多元。
張麗善說,因此整合雲林縣農、林、漁、畜產業,選定產製儲銷設置的位置為農產品加值,將是雲林縣農業發展目標。縣府依據中央的農地資源規畫原則,辦理國土計畫推動農地資源空間規畫,陸續盤點縣內農業發展地區的利用情形,並結合未來的產業規畫方向,要讓農政資源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縣府指出,學者專家提出的建議非常寶貴,包括農地與綠能的結合規畫、冷鏈物流的設點、極端氣候的因應、未來農業發展趨勢等,將在整理歸納後,作為縣府團隊的重要參考資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