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某知名糕餅店以芋頭相關產品聞名,入口即化芋泥球更是團購與伴手禮的首選。但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貼文爆料表示,吃下芋泥球時有異物感,以為是吃到包裝的錫箔紙,但吐出來竟有一隻「深色的蟲子」,也直呼品管不佳。對此基隆市衛生局27日晚間前往稽查,表示有存放等缺失,已開立限期改善單,11月1日後仍會複查。
當事人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貼文,只見照片衛生紙上包著一隻疑似黑色蟲子的物體,並表示是在芋泥球中吃到的,當事人說「本以為吃到脆脆的是錫箔紙,沒想到吐出來竟是完整的蟲」,覺得崩潰,而事後聯繫店家也願意賠償並寄送產品,但他心裡有陰影不敢再吃,只要求店家要注意品管。
對此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獲悉該案後,27日晚間立即派員前往該店抽驗自製芋泥球送驗確認衛生標準,並針對作業場所環境衛生、從業人員、設備器具、廢棄物處理、製程管理及品質管制等項目進行稽查。
衛生局指出,查核結果發現倉庫內物品放置地面、半成品或成品未區隔放置、未設私人物品放置專區、設備及器具未適當存放等缺失,現場開立限期改善單,限11月1日前改善完竣。而放置地面以籃框盛裝之「生芋頭」半成品,業者亦主動銷毀。雖然限期改善項目業者都已現場直接改善,包括重新設計流程改善, 但11月1日後仍會再次複查。
衛生局說,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業者限期不改正,可處6萬元以上2億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公司商號登錄。本案因消費者未提供發現有蟲的產品,無法重複檢視確認,所以抽驗其他的同款產品,除了追蹤檢驗結果外,也會持續加強稽查。
業者表示,芋泥球都是當日產製當日販售完畢,每天早上產製後,分別於門市販售及由黑貓宅配寄送給網路訂購之消費者,26日接獲民眾電話投訴網購芋泥球有蟲後,已立即檢視作業場所產製原料及全面清潔打掃及消毒,截至27日晚間9時未再接獲其他消費者投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