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蕭邦演奏聞名的法國籍鋼琴名家路易沙達,本周日將在台北演出整場蕭邦馬祖卡作品,他表示,「蕭邦的馬祖卡作品可說是貫穿了他的一生,演奏一整場馬祖卡,可聽見蕭邦不同的生命階段狀態,像是走一趟蕭邦宇宙之旅。」
愛電影成癡的路易沙達,在來台灣的飛機上看了四部電影,落地後稍作歇息調整狀態,便前往音樂廳選琴,訪問時點了杯濃縮咖啡,一說起蕭邦音樂,他如數家珍,侃侃而談。
路易沙達表示,蕭邦的音樂無處不詩意,複雜且美,以他所喜愛的第17號馬祖卡第4首為例,「這首一開始聽起來並不明確,像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判斷是不是蕭邦,也可能以為是史克里亞賓寫的,但旋律一加進來,還是會令人感動得落淚。」
路易沙達1958年出生於突尼西亞,1978年畢業於巴黎高等音樂院,1985年在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獲得第五獎,開啟他的音樂生涯。曾錄製《蕭邦鋼琴獨奏作品選集》、《蕭邦馬祖卡舞曲全集》、《蕭邦圓舞曲全集》等,多次獲得法國最高榮譽「金叉獎」。
路易沙達表示,他長期演奏、研究蕭邦和舒伯特兩人的作品,發現相較之下,蕭邦的生命雖然遇到許多苦難,但可從他的音樂聽見一種永保希望的態度,舒伯特的作品則是帶有一種絕望感,「有次我演奏舒伯特最後一首奏鳴曲時,我陷入一種悲傷,要一周時間才能康復,這就是舒伯特,而蕭邦作品永遠像是我的初戀一樣,帶有希望感。」
路易沙達表示,馬祖卡在蕭邦所有作品裡,並不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他希望能多多為聽眾介紹馬祖卡。他指出,蕭邦早期馬祖卡作品的元素和靈感來自民間音樂,可從中聽見波希米亞、吉普賽等風格,而蕭邦馬祖卡裡三種節奏,包括馬祖爾(Mazur)、奧伯列克(Oberek)和庫加維亞克(Kujawiak)等,也是重要的元素,在在呈現了馬祖卡的性格和風格。
在路易沙達演奏蕭邦作品的道路上,也曾獲得傳奇鋼琴家霍洛維茲的提點,那是1985年,當時路易沙達剛拿下蕭邦鋼琴大賽獎項,而霍洛維茲剛好在巴黎演出,在他人的牽線下,路易沙達因而有機會演奏給霍洛維茲聽。
回想起這段經歷,路易沙達仍覺得十分欣喜,他表示,當時也有別的鋼琴家演奏給霍洛維茲聽,但霍洛維茲如同傳授武林祕訣般,特別只提點他一人,「他要我答應他,假如未來演奏蕭邦的《船歌》,必須依照他的叮嚀,將譜上的一個升E音彈成還原E。我後來每次彈這首都會想到他說的話,也真的照他說的彈和錄音,效果真的大不相同,帶有迷人的東方色彩。」
路易沙達表示,霍洛維茲是偉大的藝術家,帶給他許多啟發,回望音樂和人生,他也有感而發,「如果想知道什麼是完美,可以聽魯賓斯坦的演奏,而現在的我,比較靠近霍洛維茲。」路易沙達演出將於11月5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