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落幕,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拿下369萬票,得票率26.46%,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柯是「動搖台灣政治的黑馬」,不過學者也點出民眾黨的2大挑戰,第一是選民的支持主要奠基在對現況的不滿,其次是高度仰賴柯文哲,淪為一人政黨。
BBC 14日以「柯文哲:動搖台灣政治的黑馬」一文分析民眾黨對台灣政治帶來的影響。報導引述專家指出,雖然民眾黨僅在立法院拿下8個席次,柯文哲也在選戰中位居老三,不過他已經改變台灣長久以來兩黨獨大的政治風景。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學者宋文迪(Wen-ti Sung)表示:「再也不是2匹馬的比賽,而是3匹馬的競賽。」
報導指出,自2016年以來,台灣陸陸續續有其他第三勢力政黨在民調中有所斬獲,不過民眾黨的表現,是至今選民要求政治版圖更多元的「最明顯跡象」,而且這股風潮是由熱情的台灣年輕人驅動。
BBC描述柯文哲直言不諱,儘管他被控性別歧視,甚至恐同,年輕人認為他古怪卻又討喜。另一方面,年輕人厭倦了長久以來無法解決低薪、高房價的政治體系。
28歲黃姓軍人受訪表示:「新政黨終結了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時代,現在是年輕世代崛起的時刻,民眾黨對我來說很新鮮。」
不過政治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的態度較為保守,他認為選民對於其他選擇的需求「沒有高到能動搖政治體系」,但確實促使其他政黨開始思考,他們可以如何吸引更多選民。
「卡內基中國」(Carnegie China)非駐所學者莊嘉穎(Ja Ian Chong)分析:「民眾黨獲得了強而有力的支持,問題是能持續下去嗎?」他說這將取決於民眾黨如何強化團隊、在立法院的表現,以及它所提出的價值觀、政策與想法。
莊嘉穎評論,現階段民眾黨主要從選民的不滿情緒中獲得支持,同時高度倚賴柯文哲,「性格對於社會運動來說很重要,但你還需要維持,並且透過理想吸引支持者」。
民眾黨一名吳姓支持者受訪表示,柯文哲選後應該進一步培養民眾黨,「他也知道這是一人政黨,他必須培養繼任者,畢竟他已經64歲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