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和美國紐約公眾劇院(Public Theater)就其「公眾計畫」(Public Works) 簽訂合作意向書,展開為期3年合作,將深入交流場館和社區間,藝術推廣及公眾參與的經驗和模式。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劇院與在地連結,以各種途徑創造大眾參與藝術的機會,無論是素人參演的《高雄百分百》、《武營歐普拉》,或是為教育現場帶來質變的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讀劇課程,以及走出劇場的波麗露在高雄,都是希望讓各族群獲得貼近藝術的共感經驗。紐約公眾劇院在社區參與有豐富的歷史經驗,非常值得衛武營借鏡。」

衛武營以「眾人的藝中心」的發展理念,和公眾劇院「將社區置於劇院核心的使命及承諾」的想法一致,進而開啟雙方合作,未來衛武營將可觀摩美方年度夏季製作過程、獲得「公眾計畫」計畫文獻與工作模式文件,並參與公眾劇院結盟夥伴場館的每月線上會議及年度會議,一同分享討論深化場館與社區關係等相關議題。

紐約公眾劇院於1954年成立,是美國首批非營利劇院之一,長期以來肩負當地劇院作為文化推手的重要使命,是支持新製作為主的外百老匯劇院,當中不少獲獎無數、之後搬上百老匯的經典作品。近年席捲百老匯、榮獲11項東尼獎殊榮的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就是由公眾劇院支持製作與首演,此外,包括《毛髮》、《歌舞線上》等百老匯音樂劇名作也是出自此劇院。

該劇院自1962年開始的夏季經典節慶「中央公園莎士比亞戲劇節」(Fre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以戶外免費演出倡議人人應有文化參與權。而2013年時劇院新增名為「公眾計畫」(Public Works)的大規模社區參與計畫,透過優秀藝術作品創作連結社區民眾,與遍及紐約市的夥伴單位合作,「公眾計畫」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工作坊、參與節目策畫、觀賞表演,甚至參與大型戲劇公演,實現劇院將「公眾」置於核心的承諾,並創造出不僅是為人民,更是屬於人民、由人民共創的戲劇演出。

#紐約公眾劇院 #衛武營 #結盟 #劇院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