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升溫,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兵家必爭的策略性產業,根據《東亞日報》報導,預估截至2030年,美國、日本、歐洲、台灣將總共吸引754兆韓元規模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投資,南韓以三星和SK海力士兩大企業為中心,擔憂6年後的半導體世界版圖恐發生重大劇變,韓國隊恐落後被淘汰。
根據《東亞日報》與產業研究院一起進行的調查,從2021年至2023年間,美國、日本、歐洲、台灣半導體相關製造設備的總投資規模,已高達約754兆韓元,這些投資預計在2030年左右完成。
從各別國家來看,美國3年內共吸引3256億美元以上的半導體投資,以壓倒性的優勢領先,歐洲其次884億美元、日本723億美元居第三,台灣則以661億美元緊追在後。
報導稱,韓國隊在這場半導體投資速度戰大幅落後,南韓政府今年1月宣布,三星和SK海力士將在京畿龍仁、平澤等地投資622兆韓元,建立半導體集群,但由於這是持續到2047年的超長期計劃,未來不確定性很大。而且南韓要發展半導體,只能依賴三星和SK海力士這兩家企業。
南韓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委員慶熙權分析,半導體產業過去是由「美國設計、日歐的設備、東亞的製造」,實現了全球分工,但現在各國為了吸引國際半導體廠,開始了無限競爭。值得關注的是,未來30年將是美國從亞洲拿回先進晶片製造主導地位的關鍵時期。
文章來源:東亞日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