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國研究顯示,科學家推測,火星地表下的裂縫裡,可能存在相當於一座海洋的巨量液體,儘管這不代表火星上一定有生命,但水是構成生命的重要成分,研究人員表示,這代表火星上可能存在適合居住的環境。
綜合美聯社、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昨(12)日刊登的研究顯示,火星紅土表層底下,可能存在巨量液體。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等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2018至2022年間在火星上蒐集到的地震數據,4年間洞察號一共偵測到超過1300次火星震,研究人員套用電腦模型進行分析後,推斷火星可能存在大量地下水。
研究人員推測,火星表面底下11.5至20公里深處的岩石裂縫裡,可能蓄積了大量液態水,研究主筆、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行星科學家萊特(Vashan Wright)表示,如果洞察號探測的位置能夠代表整個火星,預估火星地底岩縫中的水量能集合成1至2公里深的海洋。
萊特也強調,火星有地下水並不代表火星上一定有生命,「相反地,我們的發現意味可能存在適合居住的環境」。他說水是構成生命的重要成分,「我們知道生命能存在於地球地下的深層區域,那裡有水,據我們所知,火星的中地殼(mid-crust)至少包含一項適合居住及生命的重要成分」。
30億年前,如今紅土覆蓋的火星還是濕潤的星球,地表覆蓋河川、湖泊,甚至是海洋,過去科學家認為,隨著火星大氣層變薄,火星逐漸失去地表水,科學家推測,這些古老的地表水逸散至太空中,或是深埋地底。
萊特團隊認為,這些古老的地表水很有可能在幾十億年前便從地表逐漸滲進地下,他說地球的地表水會滲透至地下形成地下水,預期火星也發生同樣過程。
不過火星地下是否真的存在相當於海洋容量的地下水,還需要進一步探勘才能確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