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就是中元節了,許多民眾跟寺廟都會在這天拜拜,但不少人都好奇,為什麼中元普渡供奉的食物容易壞?真的是被好兄弟享用了嗎?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回應,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啦,並呼籲民眾,拜拜後的食物應做好即時低溫保存,食用前充分加熱,才不會吃壞肚子。
高敏敏在個人粉絲專頁發文分析,祭拜過的食物為什麼容易壞一事,她指出有5個原因,第一點是太陽直射,因為中元節普渡通常會在戶外,太陽直射或高溫環境下祭拜,其實食物在高溫、陽光直曬的情況下,只要10分鐘就可以讓細菌倍增,更不用說在戶外曬2小時,細菌量可是祭拜前的100倍以上。
高敏敏提的第二點,則是食物拜後未及時保存。她指出,原本食物在室外祭拜已經大量孳生細菌了,拜完沒有趕快冰起來,會使食物變質的機率更高,「如果食物有變質、臭酸請馬上丟棄,請勿再食用」。
拜拜食物變質的第三個原因,高敏敏表示,燒香產生的乙烯屬於一種植物性賀爾蒙,會催熟水果,所以水果熟的比較快、或是有過熟的情況;另外香火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容易和肌紅蛋白結合,讓肉類呈現粉粉紅紅的顏色,容易讓民眾判斷錯誤,以為肉還很新鮮,但實際上已經變質了。
第四點則是蚊蠅、灰塵污染,高敏敏指出,如果將食物包裝袋打開祭拜,容易增加蚊蟲、蒼蠅、灰塵接觸到的機會,易導致食物污染變質,建議還是要用保鮮膜包起來。
最後一點則是水果的呼吸作用,高敏敏表示,在天氣熱、高溫環境下,水果的呼吸作用會加速運作,使脂質、蛋白質、醣類等等成份分解成小分子,造成果肉味道不一樣、甜度下降。
高敏敏最後強調,「其實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建議大家盡量選耐放、耐熱的食材,並在涼爽天氣或陰涼處祭拜,可以減少食材變質的機率,最重要的還是即時低溫保存、食用前充分加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