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漿蛋餅,剛下飛機就馬不停蹄先暖手練琴,第十五屆蘇黎世蓋扎.安達鋼琴大賽冠軍安東.哥琛貝爾格(Anton Gerzenberg)將首度在台舉辦鋼琴獨奏會,他表示,作為鋼琴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信,「我們花很多時間學習音樂風格和表現,但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思考要呈現什麼內容,我們不能討好每個人,否則會失去音樂。」
如何尋找自信,並發掘演奏的意義?安東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和發掘答案的過程,他喜歡到音樂圖書館尋找答案,吸收不同的音樂知識,「我認為鋼琴家不能只聽鋼琴錄音,小提琴家不能只聽小提琴錄音,我喜歡聽歌劇,從中尋找靈感,鋼琴家透過踏板和觸鍵,讓鋼琴像歌手一樣歌唱,彈奏鋼琴如同手指的打擊樂,我們從不同地方找到點子,並表達音樂,我認為這是自信的來源。」
安東出生於1996年,來自音樂家庭,父親是小號演奏家,母親是鋼琴家齊柏絲坦,哥哥丹尼爾也是一名鋼琴家,兄弟倆曾在12年前來台,以「哥琛貝爾格二重奏」為搭檔。他也經常受邀參加阿格麗希音樂節、魯爾鋼琴音樂節等。
從小在音樂環境中成長,安東表示,他演奏鋼琴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母親對我音樂路上的影響是永恆且全面的,她帶我入門,而演奏是我自己的選擇,能夠和母親及阿格麗希等鋼琴家同台演出,能讓我學習舞台上的一切;而母親在家準備協奏曲時,我會當她的樂團聲部,和她一起合奏,這讓我有機會從樂團角度學習樂曲。」
除了母親和阿格麗希,安東的另一位恩師是法國鋼琴家艾馬爾,安東說,艾馬爾開啟了他對當代音樂演奏的喜愛,「我學習到如何理解、演奏當代音樂,並傳達給觀眾。」
此外,艾馬爾也期許安東能從最基本做起,「他帶我有系統地學習不同音樂時期的風格,告訴我不要參加太多比賽,要專注打磨技巧、音樂性、音色和聲響,透過他的視野,我也更加理解我的母親、阿格麗希等鋼琴家的演奏法。」
首度在台舉辦鋼琴獨奏會,安東對曲目規畫很有想法,他表示,從韓國作曲家陳銀淑的《六首練習曲》到舒伯特《C大調流浪者幻想曲》作品760、斯克里亞賓《B小調幻想曲》作品28和蕭邦《十二首練習曲》作品25,他想藉此帶觀眾聽見鋼琴曲目的發展脈絡。
安東表示,音樂演奏是從心出發,加上腦袋的想像力,還有身體能量的解放,「表現過程不能有任何的自我懷疑,可以彈錯,但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雖然音樂沒有文字,但演奏時我們無處可躲,在台上的我可以感受到觀眾對我演奏的想法,而在演奏裡呈現的訊息,對觀眾而言,也可清楚接收,一覽無遺。」
近年疫情期間,安東曾在維也納和一群音樂家,因同租鋼琴而共享空間,開啟一段每周固定舉辦音樂會、以音樂相依的日子,而在疫情之後,安東也很期待觀眾可以回到音樂廳,「當我很享受舞台時,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的電光石火,那是一種專注力,也讓每場演奏獨一無二。」安東鋼琴獨奏會將於10月28日在台北國家演奏廳登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