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日前宣布對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陸委會主委邱太三26日表示,陸方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與ECFA並無直接關係,相關機關將循WTO機制與陸方磋商;政府立場是在WTO架構下與陸方進行磋商,希望陸方不要將貿易問題複雜化、工具化及政治化。
大陸商務部4月12日公告,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2455項產品,陸方駐WTO代表團同日將上述公告通知我駐WTO代表團。
邱太三今日赴立院內政委員會,就「大陸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對我國出口貿易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影響評估」進行專題報告。
針對我方管制中國大陸物品進口的問題,邱太三表示,兩岸曾進行過多次磋商,但因雙方各有堅持,未能達成共識。在2016年5月20日之後,由於陸方停止與我官方互動,以致未能繼續協商。他強調,兩岸貿易相關機制及規範行之多年,且兩岸同屬WTO會員,若有任何問題,可在既有機制下,進行磋商及討論。
邱太三指出,2022年該2455項貨品對外出口金額為248.5億美元,占我對外總出口比重5.2%;其中對陸出口金額44.3億美元,占我對陸總出口比重3.7%,占我對外總出口比重0.9%,若陸方以此2455項作為報復反制手段,對我總體經濟影響尚屬有限。個別產業實際受到之影響,尚須陸方完成調查,並視其所採措施,才能確定。
另邱太三說,本次陸方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與ECFA並無直接關係,各界憂慮陸方可能以暫停ECFA早收優惠作為對台報復措施,相關機關將循WTO機制與陸方磋商;若ECFA運作受到影響,雙方業者需額外支付一定關稅,影響產品在對方境內銷售之競爭力。
邱太三強調,政府維護兩岸經貿健康有序交流、互惠互利的立場一貫且明確,希望雙方務實溝通尋求解方,不希望終止ECFA,造成兩岸相關業者損失及傷害兩岸經貿關係。政府也將由業務主管機關經濟部、農委會、財政部及衛福部等持續強化產業競爭力和風險分散作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