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無尾熊二館前方環型開放式活動場日前正式啟用,5月起每周三上午11時無尾熊將現身環型開放式活動場,由保育員現場解說動物知識,民眾可更近距離了解無尾熊。

動物園無尾熊「保母講古」活動,由保育員親自向遊客解釋其習性、知識,以往都是將無尾熊放置在臨時在外頭架設的棲架,保育員在旁解說,現改在環型開放式活動場解說,無尾熊也會現身。

動物園說明,每周三上午11點無尾熊將走出玻璃面,由保育員在旁講述牠們的故事,遊客除了能近距離觀察,將更能了解可愛又帶有神秘氣質的無尾熊,期盼無尾熊的教育展示未來能更具彈性、多元。

動物園解釋,由於台灣夏季濕熱、高溫,無尾熊無法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且遊客想與動物互動的渴望,容易讓無尾熊出現不安或緊迫的行為,故安排「保母講古」活動機會,讓無尾熊在保育員的陪伴下,安心地使用環型開放式活動場。

動物園長諶亦聰表示,澳洲當地動物園設計無尾熊教育展示時,多使用開放場域的方式,讓無尾熊於高處棲架上自由移動、採食展現自然行為,與遊客之間較無視線隔閡。國際亦有許多氣候類似於澳洲的先進動物園,如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同樣運用此方式展示無尾熊。

#台北市 #動物園 #無尾熊 #戶外